乐鱼体育官网靠谱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62105101

工作平台 | 企业邮箱

学术讲坛—项红专丨优质学校的阶段性发展与策略性推进

  骄阳似火盛夏炎,掌上悦读送清音。2020年暑期,江干E教育特别推出“学术讲坛”系列,刊载专家、学者等教育界大咖在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教育资讯,分享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首期推出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项红专研究员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期刊上的专题论文《优质学校的阶段性发展与策略性推进》《学校文化视野下百年老校发展路径探究》,以飨读者。

  项红专,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系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杭州师范大学培养基地负责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理论导师,浙派名校长工程首席专家,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专家,杭州市重大教育科研课题首席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余杭艺术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管理及教师教育,主持教育部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教育发展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科学研究》、《上海教育科研》《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中国德育》《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全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全国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等。

  [摘 要]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与优质学校的匮乏日益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优质学校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成长阶段性特征: 规范校的扎实基础、特色校的理想形态、示范校的超越发展。优质学校创建, 有必要进行优势视角的欣赏型探究,内源性发展的自我变革,全球视野的未来教育发展。在现阶段,尤其需要以教育家的视角引领优质办学,以高期待的学校文化滋养优质学校,以自主性的校本管理生发学校优质。还要具有全球视野,让优质学校步入国际化轨道; 为未来而教育,让优质学校更加前瞻和独特。

  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与优质学校的匮乏日益成为主要矛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 》指出: “提供更丰富的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逐步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路径是创建优质学校,而优质学校的本真内涵又是一种价值追求。时代赋予优质学校的重要使命是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

  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立足当下、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持续演进过程,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特色培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优质学校的发展有其生命周期,大多数都会经历规范校、特色校和示范校三个动态、递进的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成长性特征。规范校体现的是秩序,特色校表现的是个性,示范校则彰显的是品质。

  “规范校” 是从普通校起步后向上迈进的第一个台阶,也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初创阶段。规范校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在教学管理、德育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方面实施强制性的措施而实现规范有序的发展。规范管理是对所有普通学校强化管理的基础要求。其主要工作机制是建章立制,形成一套必要且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建立常规、培养习惯、形成风气等举措予以有效落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规范,从规范到稳定,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按规则办事,事事有规矩,人人须遵循。规范校的建设一般都要经历规范制度、规范管理和秩序稳定等层级的发育过程。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是规范校的基本特征,是学校迈向更高台阶的起点。基础扎实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要前提。

  规范校阶段的学校管理注重制度约束,强调他律,偏重刚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学校初创时期极为有效,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活力之弊端。从学校组织架构的类型来分析,这一阶段的学校结构主要是权威结构[1],所谓权威结构是强调科层化而牺牲专业化的组织架构。权威建立在等级职位基础上,它所运行的根本原则是服从于规则、规章和指示; 上级总是拥有最终的发言权,权力是集权和自上而下的; 规则与程序被非人格化地应用。

  学校通过规范建设,其内部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的合理化相应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形成了学校的整体风貌,然后进入学校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的追求,并且充分的利用学校的优势形成一定的学校特色。“特色校” 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举措以及办学成效方面都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一般都要经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等层级的发育过程。特色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也是所有学校都要努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更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理想形态的特色学校应该是生成性的,经过

  长期的积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特色学校以独特鲜明的思想为灵魂, 以科学完善的常规为基础,以稳定优良的校风为标识,以良好的学生素质特征为归宿。独特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特色形成和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 科学完善的管理常规是形成学校独特风格和文化的基础;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个性; 学生的充分发展是学校创建特色取得成功的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

  特色校阶段的管理方式体现为刚柔并济,学校结构主要是韦伯结构[1] 。在这一结构中,集权化力量与专业力量达到平衡,等级、规则、程序、非人格化等科层特征与教师的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相互补充。管理人员与教师根据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共同决策。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很少有冲突,组织中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的紧密度适中。但是,特色校建设应防止为特色而特色和为学校出众而特色等功利化、浅表化的不良倾向。

  学校内涵发展是对一个个成长台阶的超越,是一个艰难曲折、永无止境的奋斗历程,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示范校” 从形成特色到全面优质, 是优质学校发展的成熟阶段,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是所有学校积极努力的方向。示范校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由特色学校经过长期的努力发展而成。示范校将学校办学特色深化、内化与固化,最终铸造成优秀的学校教育品质,是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示范校的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秀,还表现为对学问的欣赏、善于批判性思考、拥有非常良好的公民意识等。示范校追求卓越是其永远的理想。

  示范校通常要经历办学思想、辐射引领和学校品牌等不同层级的发育过程。示范校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育人,而且还要给予示范。即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向外辐射,并且要向外输送人才 ( 尤其是管理人才) ,引发正向的 “蝴蝶效应”,带动一批学校的发展。示范校作为区域教育的 “亮点”和 “窗口”,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霍普金斯指出,学校发展成为优质学校的奥秘在于它所具有的系统领导力, “系统领导者” 应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作为愿意承担系统领导角色的校长们,他们应该 “关心并为其他学校的成功而努力,就像关心和为自己的学校成功而努力一样”[2],即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杰出学校。

  在示范校阶段,科层化和专业化之间的天平向专业化倾斜,从他律走向自律,偏重柔性管理,学校结构主要是专业结构[1],即由专业技术人员作出重要决策的结构。这一群体的成员指的是拥有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是松散的、流动的和非正式的。规则与程序的作用是指导,而不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划一的形式。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控制决策,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师服务。

  在优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行动策略的选取很重要。结合国际优质学校创建的经验、本土优质学校建设的实践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的新趋势, 我们应关注以下三种推进策略的运用。

  常规的学校管理方式往往基于 “缺失视角” 的“学校改进”,这是一种聚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校变革方式。而优质学校建设需要基于 “优势视角” 开展 “欣赏型探究”[3],把 “有待解决的问题” 转变为 “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优质学校创建开展“欣赏型探究”,就是尝试一种全新的积极变革方式,需要从选择 “肯定性话题” 开始,依次经历“发现 ( discovery) ”“梦想 ( dream) ” “设计 ( de- sign) ”和 “实现”( destiny) 四个阶段。

  优质学校的创建,首先要求进行基于正能量的欣赏型探究,强调凸显一种以优势为本的能力建设理论与管理实践。管理大师马利克也认为, 利用优势是有效管理的原则之一。“没有人反对这项原则,但仍然有很多人的行动与之不一致。”[4]创建优质学校,不是追求付出巨大努力消除弱点的木桶短板效应,而是重视对优势、潜力的关注和探究,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对话,立足发现和利用学校的优势和资源,扬长避短,达成共同的愿景目标。

  在 “发现” 阶段,由校长为首的核心团队必明确选择一个肯定性话题,如什么使学校具有如此生机活力? 学校教育的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你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等等。肯定性话题是学校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学校中大多数人所关心的,是能够实践和管理的。然后,围绕肯定性话题,了解学校成员的想法,揭示学校及个人的优势,探询其珍视的东西。

  学校优势的发现过程就是优质学校的形成过程。在这一阶段,学校应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知无不言,既包括做好变革准备的志同道合者,也包括对变革抱有成见的安于现状者。探询的要点在于促使每一位成员说出自己引以为豪的东西,把那些催人奋进、饱含生命激情的非凡成就和经历, 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显现出来。

  一旦发现了学校已有优势和长处,就有了动力和激情。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不仅需要还能够乘势而上,组织和鼓励学校成员大胆梦想和实现梦想, 进而推进学校的积极变革和最优发展。

  构建优质学校的 “梦想”,强调学校对自己将来成为一所 “怎么样的理想之校” 进行慎重谋划。在此阶段,要根据已探询的优势、潜力,想象具有更高目标的优质学校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描绘出清晰的、结果导向的美好愿景,提供一个有关发展机遇和变革观念的优质学校演进 “视觉图”。通过创设学校未来的愿景形象,且努力创造这种形象,从而给予学校师生员工全方位变革的巨大集体能量。

  愿景是一个 “在我们清醒的时刻创造的梦”, 要求 “生动地描述”,充满激情、情感和信念,最好 “用文字作画”,如 “快乐校园 温馨家园” 等。愿景的确立不宜过于草率,要一直地与师生做沟通和对话,这样才可能被大家认同和接受。

  优质学校的创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 尤其要明晰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回答 “办什么样的学校” “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 等核心问题。优质学校的教育哲学设计,包括办学理念、发展愿景和育人目标。其中,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和关键。

  在优质学校的 “设计” 阶段,学校需要建构与教育哲学相契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育人目标的实现, 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优质学校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有和普通学校不一样的站位,要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直接影响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一般学校作出表率和示范。优质学校的课程整体规划,应该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既反映国家及地方课程的基础要求,同时又结合学校办学的历史与现实。例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拓展和研究三类核心课程 (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同时,还特别设计了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

  优质学校办学蓝图实现的重点是付诸操作实施,把美好愿景变为学校的现实。这就要求在计划性、系统性、行动性和反思性上下功夫。

  在 “实现” 阶段,首先要根据优质学校发展愿景和目标,依照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制订学年和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其次,要注重学校各项工作的相互关联和系统推进。优质学校的创建要避免碎片化,尤其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和班集体建设等重要领域的系统推进。再次,优质学校的创建要注重载体手段的创新, 以吸引广大师生的热情参加,如 “课堂节” “社团节” “思维课堂” “魅力班级” 等。最后,优质学校的创建要形成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制度,检视实施过程与设计意图的偏差,一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正。此外,学校还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变革氛围,确保实现共同愿景。

  优质学校的创建虽然离不开教育行政推动、社会需求驱动等外在力量,但本质上却是学校的一种自我变革和内源性发展。变革是渐进和持续的, “变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5]。

  追求办学的高水平、高品质和高境界是优质学校的内在诉求。优质学校呼唤教育家型校长办学,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教育家办学的本质是用先进理念或超前思想办学。教育家型校长身上都打上人们公认的办学思想的深深烙印, 其办学思想也往往成为一所学校的独特标识,如南开中学的 “公能教育”、春晖中学的 “人格教育”。优质学校是理念驱动的,必定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引领。在优质学校创建的过程中,凝练办学思想并指导于办学实践应成为校长们的自觉追求。教育家型校长应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险者和引路人。在陶行知看来,真正的一流教育家一定要具有敢探新理之 “创新精神” 和敢入边疆之“开辟精神”。当下一些影响教育和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西方教育思想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融通、教育价值性与功利性的冲突、现行制度约束与学校内生动力的矛盾等,都迫切地需要校长们不畏艰难、扑下身子去潜心探索。

  教育家型校长还一定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复杂的思维和综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把教育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审视和行动。在当今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里, 若没有外界的帮助,孤立封闭的学校不足以满足学生日渐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优质学校的创建还必须伸向学校的围墙之外,与学生家长、社区、学区和其他教育组织及高校等建立多元伙伴关系, 让大家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优质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决定学校是否优质的主要的因素是学校文化,优质学校需要优秀文化滋养。在优质学校创建中,学校最先有所变化的不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学校的文化。优质学校须从一种低期待的文化,转变为高期待的文化,否则,就将是一场 “修修补补的变革”。“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做所想,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5]学校文化就是 “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它对优质学校的创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文化表现为规范、共享价值和默会假设三种不一样的层次的深度和抽象水平。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默会假设。规范通常是隐藏在经验表面背后的未予言明的、非正式的期望, 规范会直接影响行为。相对于价值观和默会假设而言,规范更能看得见摸得着。如果我们关心组织行为的变革,探寻和理解文化规范显得更重要,并应将其看作是优质学校创建成功的基础。国外学者提出了 10 种影响学校改进的文化规范类型[6],可以让我们创建优质学校借鉴。例如, 共享的目标: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 成功的责任感: “我们肯定要成功”; 良好的同行共治: “让我们大家一起处理问题”; 持续不断的改进: “我们能做得更好”; 终身学习: “人人都要学习”等。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校组织效能与学校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校本管理采用殊途同归原理和权责下移原理,假设学校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系统, 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内部过程改进。“真正的变革产生在学校和课堂里,而不是发生在立法机关、政府或者学区的办公室里。”[6]学校应当成为改革的主体,有效的学校改革并不依据外在程序,重要的是有关成员合作,共同作出决策。与学校联系紧密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都有权参与学校的各种决策。

  校本管理和外控管理各自基于完全不同的管理原理。决策应由一线学校在学校的功能范围内作出,所以应增加学校管理的自主,减少来自行政组织的控制,如教师招聘的主要权力应归还校长,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呼吁的: “我总是力争有权完全独立自主地选配教师,并认为不这样就不能设想办好学校。”[7]要创建优质学校,就一定要解决政府管理教育存在的越位、错位等现象,尤其在区县级层面,政府对学校办学的干预过多,许多地方中小学还谈不上是 “校长办学”,绝大多数都是 “局长办学”,更遑论是 “教育家办学”。优质学校建设必须变“外控管理” 为 “校本管理”,重建权力和权威体系,政府要更多地向学校放权,学校要更多地赋权于教师,学生要有更多地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家长要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学校的事务。

  全球视野,全人成长,赢在未来。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与力推,优质学校必须在瞬息万变的复杂世界中将全球性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 21 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它倡导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观, 即 “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力平等和社会正义, 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8]。

  由此,优质学校要求比普通学校更加关注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及其占有更重要的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 重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即 “教育不但应致力于使个人意识到他的根基, 从而使他掌握有助于他确定自己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的位置的标准,而且应致力于使他学会尊重其他文化”[9]; 重视 “软” 能力、“可转移能力”和“非认知” 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在特定情况下以富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方式运用有关知识 ( 信息、理解、技能和价值观) ,找出处理方法,与他人建立新的关系; 重视人类责任感的培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是能够承担人类命运共同职责的一分子。

  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六种核心素养是我国 21 世纪现代人素养的清单,其直接指向国民性改造和国民素质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是 “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中国学生素质的短板。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使命,优质学校更是责无旁贷。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提升人的主体性。优质学校要点燃每个人的创造火花,即给学生留有闲暇和余地,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学生批判和怀疑的自由。

  身处现代教育谈未来教育,需要有慧眼,更要有慧根。教师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 去适应未来的社会,若干年后势必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未来教育” 应运而生,而对于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就应该成为优质学校首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优质学校挑战传统学校和不同于普通学校, 其分水岭就在于,优质学校要摆脱功利化的侵蚀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尤其要根治重知识、轻智慧, 重理科、轻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等 “半个人的教育” 或 “残缺的教育” 的现象,让基础教育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10]教育要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可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责任。机器可以变成机器人,但人却不能变成机器。人越独特,越不可复制,就越有价值。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教育要帮助每个人发现了自己最强的一面,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展示、表现、确立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因此,尽力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才能应成为优质学校的崇高使命和独特追求。

  优质学校要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未来社会培养一代新人,它不单单是办学理念的先进,更须注重对办学的前瞻思考。未来教育的某些特征,如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等,现已初露端倪, 我们应未雨绸缪,要有应对良策。与此同时,还要格外的重视教育中 “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 的追求,如好奇心、挑战权威、毅力、宽容等。未来新人不仅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高情商; 只具有人类智慧和人类技巧是不够的,他还一定要有人类和谐,即与别人和谐相处、融洽无间。“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11]

  [1]霍伊 韦恩,米斯克尔 塞西尔.教育管理学: 理论· 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7 版.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6-98.

  [2]霍普金斯 大卫.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 实现系统领导的潜力[M]. 鲍道宏,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53.

  [4]马利克 弗雷德蒙德. 管理成就生活[M].李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70.

  [5]富兰 迈克尔.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赵中建,陈霞,李敏,译. 3 版.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4-121.

  [6]斯托尔 路易丝,芬克 迪安. 未来的学校: 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 柳国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3-169.

  [7]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2.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反思教育: 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3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5.

  [10]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146.

  [11]克里希那穆提 吉杜. 一生的学习[M]. 张南星,译. 深圳: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地表最强175回归!小托马斯计划10天合同签太阳:G联赛连续4场30+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自己觉得不好看,又擦不掉”,洗洗还能要

  一岁的萌宝举爸爸的哑铃,年纪不大却想举起二十公斤,宝宝:等我长大一定举得起来。

  三星推出 QNX9D 系列 Neo QLED 量子点 Mini LED 电视新品